【第2號癌症殺手】28歲女子常吃豬肉乾加工肉類 暴肥嚴重貧血確診患大腸癌【附大腸癌症狀】
發布時間: 2020/09/30 14:46
常吃加工肉類會增加致癌風險!台灣有腎臟科醫生近日分享一宗病例,一名28歲女子因小便有泡泡、暴肥而求醫,經檢查後,發現她嚴重貧血,證實患大腸癌,致癌原因與她常吃豬肉乾、牛肉乾等加工肉類有關。
台灣腎臟科醫生洪永祥在當地電視節目《醫師好辣》分享一宗病例指,該名28歲女子小便有泡泡,經常感到疲倦,而且雙腳水腫,體重急升,近乎90公斤(約198磅)。洪醫生指,這是代謝症候群,該女子血糖高於100mg/dL,未至於是糖尿病,但若不好好處理,就會演變為糖尿病。
同場加映:預防大腸癌要避免進食的食物,營養師及中醫推介的食物及湯水↓
洪醫生指,小便有泡泡,雙腳水腫,是因為過重,新陳代謝減慢,以致尿素會從尿液中流失,出現類似蛋白尿的情況,為身體發出的警號,遂建議她調整飲食,改善情況。不足3個月,女子覆診時表示,吃飯期間頭暈、冒冷汗;經檢查後發現血色素水平很低,屬於嚴重貧血。
原來該女子平日愛吃豬肉乾、牛肉乾等加工肉類。洪醫生指,台灣女性貧血原因主要是:月經量很多、不太喜歡吃肉,但該女子月經量不多,愛吃肉。醫生指,情況並不尋常,經檢驗後,證實該女子罹患大腸癌。他表示,法國曾有研究指出,進食紅肉,患大腸癌風險會增加。進食加工紅肉的份量多10%,致癌風險就多12%。
另外,早前英國牛津大學及「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」一項研究指出,每塊火腿或煙肉約為25克,每吃一塊,患大腸癌風險增加20%。每塊厚切烤牛肉或羊排約為50克,每吃一塊,風險增加19%。
大腸癌高危一族
大腸癌是本港第2號癌症殺手。據衛生署資料,不良生活習慣也是患大腸癌的高危因素:
- 進食過量含飽和脂肪的食物
- 食物纖維攝取量不足
- 經常進食燒烤食物或加工肉類
- 吸煙
- 酗酒
- 缺乏運動
另外,本身患有大腸瘜肉或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人士,或近親曾患大腸癌或遺傳性瘜肉症候群,患大腸癌風險也較高。
大腸癌病徵
據衛生署資料,大腸癌患者會出現以下症狀:
- 排便習慣改變,如突然出現腹瀉、便秘或便秘與腹瀉交替等情況。
- 有「裡急後重」的感覺,即排便後仍有便意,但只是一些黏液或少量糞便。
- 大便帶血或有黏液。
- 大便呈幼條狀。
- 腹部不適,如絞痛或腹脹。
- 腹部有腫塊及鎖骨上淋巴腺腫大。
- 後期會出現貧血、體重無故下降及持續性疲倦等病徵。
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,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,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 立即查看:bit.ly/2UJP4dx
訂閱TOPick Telegram,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:bit.ly/3bebLM2
責任編輯:羅嘉欣